金刚砂耐磨地坪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其耐磨性、抗压性及使用寿命。在施工过程中,除需严格遵循前期预防措施外,还需关注以下关键环节,以确保地坪性能达标。以下从材料使用、施工工艺、环境控制、人员操作四个维度,系统阐述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。
一、材料使用注意事项
1. 金刚砂骨料的质量控制
粒径与级配:
选用1-3mm混合级配骨料,确保密实度与耐磨性平衡。
示例:若骨料粒径过细(<1mm),易导致表面粉化;粒径过粗(>3mm),则可能降低平整度。
杂质含量:
骨料中泥土、有机物等杂质含量应≤1%,否则会降低粘结强度。
检测方法:通过筛分试验和目视检查,剔除明显杂质。
2. 水泥与外加剂的选择
水泥类型:
优先选用低热硅酸盐水泥(如P·O 42.5R),减少水化热引起的收缩裂缝。
对比:普通硅酸盐水泥水化热高,易导致地坪早期开裂。
外加剂掺量:
减水剂掺量应控制在0.5%-1.0%(按水泥质量计),避免过量导致混凝土泌水。
示例:聚羧酸减水剂掺量0.8%时,可降低水灰比至0.42,同时保持工作性。
3. 材料的储存与防潮
金刚砂防潮:
骨料应存放在干燥仓库,避免受潮结块(结块骨料需过筛后使用)。
水泥防潮:
水泥堆放高度≤10袋,底部垫高20cm,防止地面返潮。
二、施工工艺注意事项
1. 混凝土浇筑与找平
浇筑顺序:
从远端向近端浇筑,避免混凝土堆积,确保振捣均匀。
找平精度:
使用激光整平机控制标高,偏差≤±2mm/2m(传统靠尺法偏差≤±3mm/2m)。
消泡处理:
浇筑后用振动梁二次振捣,消除混凝土内部气泡,提高密实度。
2. 金刚砂撒布与抹平
撒布时机:
关键指标:用“脚印法”判断——当混凝土表面留痕深度为3-5mm时撒布。
错误示例:若表面留痕>5mm,说明混凝土已过软,撒布后易沉降;留痕<3mm,则金刚砂粘结不牢。
撒布量控制:
分两次撒布,一次用量为总量的60%-70%,第次补撒剩余量。
参考用量:5-7kg/m3(根据设计厚度调整)。
抹平工艺:
抹光机操作需“慢速、多次”:
一次抹平:圆盘转速80-100r/min,消除撒布痕迹;
二次抹光:叶片转速120-150r/min,压实表面。
3. 切缝与养护
切缝深度:
切缝深度应为地坪厚度的1/3(如地坪厚度80mm,切缝深度≥25mm)。
原因:切缝过浅无法释放收缩应力,易导致不规则裂缝。
养护方式:
覆盖塑料薄膜+喷水养护,保持表面湿润7天以上。
对比:仅喷水养护易导致水分蒸发过快,地坪表面开裂风险增加30%。
三、环境控制注意事项
1. 温度与湿度
施工温度:
环境温度≥5℃,基层温度≥3℃(低温时需添加早强剂或防冻剂)。
湿度控制:
相对湿度≤85%,避免混凝土表面泛白(碳化)。
应急措施:湿度过高时,开启除湿机或延长养护时间。
2. 通风与照明
通风要求:
地下车库等密闭空间施工时,需每小时换气≥3次,防止CO?积聚。
照明条件:
夜间施工照度应≥150lx(相当于普通办公室照明),确保撒布均匀。
四、人员操作注意事项
1. 技能培训
关键操作:
施工人员需通过“撒布时机判断”“抹光机操作”两项实操考核。
考核标准:
撒布时机判断误差≤±1分钟;
抹光后表面平整度≤2mm/2m。
2. 安全防护
个人防护:
操作人员需佩戴防尘口罩(KN95级)、护目镜、防滑鞋。
机械安全:
抹光机需安装漏电保护器,接地电阻≤4Ω。
3. 交叉作业管理
与其他工种协调:
避免与水电预埋、钢结构安装交叉施工,防止地坪表面划伤。
示例:若需在地坪上开槽,应在施工后28天进行,并采用无齿锯切割。
五、总结与建议
材料控制:
严格检验金刚砂粒径、水泥标号及外加剂掺量,杜绝使用受潮材料。
工艺执行:
控制撒布时机与抹平次数,切缝深度与间距需符合设计要求。
环境适配:
高温时采取降温措施(如喷水降温),低温时添加防冻剂。
人员管理:
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与实操演练,确保人员熟悉关键工艺节点。
通过以上措施,可有效避免金刚砂耐磨地坪施工中的常见问题,确保地坪耐磨性≥6.3(参照JC/T 906标准)、抗压强度≥80MPa,使用寿命达10年以上。
电话:132-7182-8999 139-0833-1587
邮箱:541105615@qq.com
地址: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森迪大道1号21B幢博科盾新材料有限公司
主营:混凝土密封固化剂地坪、环氧自流平地坪、金刚砂耐磨硬化地坪等